首页

调教之家

时间:2025-05-27 06:09:46 作者:夏日航拍江西庐山西海:车行碧波上 船在画中游 浏览量:70604

  中新社北京3月30日电 题:从缅怀齐邦媛到《牡丹亭》展演20年 两岸文化交流“正青春”

  中新社记者 容海升

  3月29日晚传来《巨流河》作者、台湾知名作家齐邦媛逝世的消息,引发两岸读者网友“云”寄哀思。

  大陆互联网上,有年轻网友评价该书是“属于中国人的大历史”。齐邦媛细腻又宏大的笔触,常让大陆读者对其家国情怀产生深切共鸣。究其原因,同受中华文化涵养,两岸民众总是能产生天然的亲近感。

  这种共情也体现在近来两岸民间频密的文化交流互动上。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在岛内开启二十周年庆演;台湾京剧名家魏海敏专程赴北京参与纪念梅兰芳和梅葆玖先生的演出;大陆电视剧《繁花》在岛内热播,台湾电影《周处除三害》在大陆创下票房佳绩……从文学到戏曲,从实体演出到荧幕呈现,展现出形式的多样性与参与者的丰富性。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心系文化传承的有识之士往来不辍,当中多了不少青春身影。

  由台湾知名作家白先勇携手两岸文艺界人士创作的青春版《牡丹亭》深受观众剧迷喜爱,在两岸文化交流史上具里程碑意义,自2004年首演以来已累计演出近500场。如今两岸创作表演者再回到首演地开启庆演,是久别重逢,也是众望所归。

  青春版《牡丹亭》吸引到的80万观众中,年轻人高达六成,如白先勇受访所言,昆曲已有600年历史,青春版《牡丹亭》就是一个试金石,“青春的、美好的爱情故事,总会打动年轻人的心”。

  年轻戏迷得知魏海敏“登陆”演出,专程赶来捧场;大陆汉服爱好者也带着热忱跨海而去,在宝岛展示中华传统服饰之美;台湾大学生中华文化研习营举办至今已近三十载,来自台湾大学、世新大学、铭传大学的数十位台湾学生近日到访四川,有台生表示“为美食而来”,也期待看大熊猫、感受都江堰;日前在福州举行的第三届两岸青年信俗渊源寻根之旅上,首次在大陆参加徒步进香活动的台南青年陈奕榕感慨说,“看到这么多年轻人参与进来,活动一定会圆满完成”……

  青年群体的想象力是无穷的,活力是无限的。从文艺到信俗再到美食,不自觉融入其中的两岸年轻人,总能找到文化交流的新“增长点”,碰撞出新火花。其背后的源泉则在于,积淀醇厚、绵延不绝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共同的根脉和归属。(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杭州亚运会)走进亚运田径场“氛围组”:与吉祥物“融为一体”的幕后故事

谈及此次试车,首次担任动力系统试车指挥员的张伟说:“共底贮箱24小时停放风险控制难度大,二次点火对几十个系统的技术状态管理、风险分析与控制、各类参试设备可靠运行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我们进行了局部适应性改造和补充,突破大流量介质安全泄回等多项关键技术,解决减压器、电磁阀、低温阀门长时间开关工作等诸多问题,大量采取冗余热备等技术措施有效提升试验系统的可靠性。”

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按照上级民政部门的标准和导则,在对接特殊困难老年群众的需求后,当地民政部门为王兴明家免费配备了轮椅、坐便椅、沐浴椅、四脚手杖等,并安装小夜灯、扶手、SOS报警器、智能人体感应器、智能烟雾感应器等。靠这些设施进行洗漱、沐浴等,日常生活便利了许多。

浙江“研学潮”遇上乡村热 农文旅项目何以串珠成链?

桑南才的邮递之路,是一条孤独艰辛之路。绝大部分村民小组以前都不通公路,山高坡陡路远,送一趟邮件往往需要五六天的时间,每天平均步行四五十公里。雨季时,遇到泥石流、塌方、滚石等自然灾害,更是家常便饭。

监事长拟任总经理!万亿级保险集团最新人事动向

会议要求,各金融单位要按《论述摘编》的精神,毫不松懈防风险,坚定不移强监管,务实有为促发展,全面完成今年各项金融工作任务,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实际成效。

2024年首个“津和号”旅游航班起航

北京大学博士生刘欣告诉记者:“我今天几度有点热泪盈眶的感觉。能在这样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里参加这样的活动,我内心感受到更加温暖。”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